返回博客

如何复泡茶叶:从同一份茶叶中获得3-5杯好茶

6 min readSteep Team

如果你在冲泡一次后就扔掉茶叶,那就相当于把钱直接倒进下水道。优质散茶可以——而且应该——多次冲泡,每次冲泡都会展现出新的风味层次。有些茶甚至会随着每次冲泡变得更好

然而,大多数西方饮茶者只泡一次就倒掉茶叶,白白浪费了所购茶叶价值的70-80%。让我们来改变这一点。

为什么复泡有效(以及为什么你应该这样做)

茶叶不像咖啡渣。它们不会在一次萃取中释放出所有风味。以下是茶叶内部发生的事情:

多次冲泡的科学原理

当热水接触茶叶时,它会按特定顺序萃取化合物:

  • 第一泡:芳香挥发物、轻盈氨基酸、咖啡因(快速萃取)
  • 第二泡:更深层的风味化合物、更复杂的多酚类物质
  • 第三泡:细腻的甜味、持久的香气、饱满的口感
  • 第四泡及以上:精致的韵味、柔和的甜感、温润的收尾

可以把它想象成剥洋葱——每一层都揭示出不同的东西。第一泡可能清香馥郁,第二泡深沉复杂,第三泡顺滑甘甜。

风味之外的益处

省钱:从价值0.50美元的茶叶中获得4杯茶,胜过每杯支付2美元 减少浪费:减少茶叶丢弃,更可持续的冲泡方式 发现复杂性:体验高级茶叶提供的全部风味范围 学会耐心:多次冲泡迫使你放慢脚步,欣赏每一泡

有趣的事实:在传统的中国功夫茶道中,优质乌龙茶通常可以冲泡6-10次,其中中间几泡被认为是最好的。

哪些茶可以复泡?

在多次冲泡方面,并非所有茶叶都一样。

非常适合复泡(4-8次以上)

  • 乌龙茶:无可争议的冠军。紧密卷曲的乌龙茶(铁观音、冻顶乌龙)可以冲泡8次以上
  • 普洱茶:生普和熟普都可以承受6-10次冲泡,每次都变得更醇厚
  • 高级白茶:白毫银针、白牡丹——虽然细腻但可复泡4-6次

适合复泡(3-5次)

  • 优质绿茶:完整叶片的品种,如龙井、碧螺春(碎叶效果不佳)
  • 高级红茶:滇红、祁门红茶、大吉岭头春茶

不太适合复泡

  • 茶包:茶末和茶粉会立即释放大部分风味
  • 碎叶茶:颗粒越小 = 萃取越快
  • 草本茶:大多数草药会快速释放风味(尽管某些根茎类可以复泡)
  • 加香/窨制茶:添加的香料通常只能持续1-2泡

经验法则:如果你花不到10美元购买100克茶叶,它可能不太适合复泡。优质全叶茶是一项投资,会在多次冲泡中回报你。

黄金法则:增加时间,保持温度

以下是完美复泡的秘诀:

保持水温不变,但每次冲泡增加浸泡时间。

为什么?茶叶已经释放了最易挥发的化合物。每次后续冲泡都需要更多时间来引出剩余的风味。

基本复泡公式

冲泡次数 时间调整
第一泡 基准时间(例如2分钟)
第二泡 +30-60秒
第三泡 +60-90秒
第四泡及以上 每次+90-120秒

这只是一个起点。有些茶需要更大幅度的时间增加,有些则较少。

按茶类分类的复泡指南

乌龙茶:复泡大师

西式泡法:

  1. 第一泡:3分钟 @ 195°F (90°C)
  2. 第二泡:4分钟 @ 195°F
  3. 第三泡:5分钟 @ 195°F
  4. 第四泡:7分钟 @ 195°F

功夫泡法(传统):

  1. 洗茶:5秒 @ 195°F(倒掉这水)
  2. 第一泡:30秒 @ 195°F
  3. 第二泡:40秒 @ 195°F
  4. 第三泡:50秒 @ 195°F
  5. 继续每泡增加10-20秒,直到味道变淡(通常总共6-10泡)

功夫泡法使用更多茶叶(每100毫升5-7克,而非2-3克)但容器更小,从而产生更浓郁、更细腻的茶汤。

绿茶:细腻但可复泡

示例:龙井茶

  1. 第一泡:2分钟 @ 175°F (80°C)
  2. 第二泡:3分钟 @ 175°F
  3. 第三泡:5分钟 @ 175°F

当茶味变淡或寡淡时停止。大多数优质绿茶可以泡出2-3杯好茶。

白茶:温和且持久

示例:白毫银针

  1. 第一泡:4分钟 @ 185°F (85°C)
  2. 第二泡:5分钟 @ 185°F
  3. 第三泡:7分钟 @ 185°F
  4. 第四泡:10分钟 @ 185°F

白茶很宽容——几乎不可能泡过头,所以不要过分纠结精确度。

红茶:浓郁,可泡2-3次

示例:滇红

  1. 第一泡:4分钟 @ 200°F (93°C)
  2. 第二泡:5分钟 @ 200°F
  3. 第三泡:7分钟 @ 200°F

红茶通常最多泡3次,但这三泡可以非常出色。

普洱茶:耐泡冠军

熟普:

  1. 洗茶:10秒 @ 212°F(倒掉)
  2. 第一泡:30秒 @ 212°F
  3. 每次后续冲泡增加10-15秒
  4. 可以轻松泡8-12次

普洱茶实际上需要多次冲泡才能完全舒展开来。第一泡只是热身。

常见的复泡错误

❌ 让茶叶在两次冲泡之间干燥

问题:一旦茶叶干燥,它们会氧化并失去风味潜力。 解决方法:在2-4小时内复泡。如果需要暂停,让茶叶保持湿润在茶壶/盖碗中。

❌ 每次冲泡使用相同的时间

问题:后续冲泡会变淡变寡。 解决方法:每次冲泡增加30-120秒(后续冲泡增加更多)。

❌ 复泡低质量的茶

问题:茶包和廉价茶末在第一泡后就没什么味道了。 解决方法:投资购买全叶茶。虽然前期成本更高,但可以泡出3-5倍的杯数。

❌ 不洗普洱和陈年乌龙

问题:压制茶和陈年茶可能有灰尘或需要"唤醒"。 解决方法:在第一次正式冲泡前快速洗茶5-10秒(倒掉这水)。

❌ 过早放弃

问题:许多人在第2泡就停止了,错过了最好的几泡。 解决方法:继续冲泡,直到风味明显减弱。你会惊讶于好茶能持续多久。

如何在两次冲泡之间保存茶叶

如果你无法在一次茶席中完成所有冲泡:

当天复泡

  • 将茶叶留在茶壶/盖碗中(湿润但沥干)
  • 盖上盖子防止氧化
  • 4小时内复泡效果最佳
  • 茶仍然会好喝,只是稍微弱一些

过夜保存(不推荐但可行)

  • 完全沥干茶叶(轻轻挤压)
  • 密封容器中冷藏
  • 12小时内使用
  • 预计会有一些风味降解,但总比浪费茶叶好

最佳做法:规划你的冲泡。如果你知道只喝2杯,就用少一点茶叶,或者把茶席留到有时间的时候。

使用Steep进行多次冲泡

这就是Steep变得非常宝贵的地方。手动管理多次冲泡很繁琐——记住第三泡需要6分钟而第二泡需要4分钟是很困难的。

Steep的自动进阶功能

对于支持多次冲泡的茶(乌龙茶、普洱茶、白茶、绿茶),Steep会自动:

  • 随每次冲泡增加时间
  • 追踪你在第几泡
  • 相应调整通知

每次冲泡后只需点击"开始下一泡",Steep就会处理时间进阶。

示例:铁观音乌龙茶(功夫泡法)

  • 🔔 第一泡:40秒
  • 🔔 第二泡:50秒
  • 🔔 第三泡:60秒
  • 🔔 第四泡:75秒
  • 依此类推...

无需心算,不会忘记,不用猜测。只有完美的茶,一泡接一泡。

你的复泡挑战

这是本周可以尝试的实验:

  1. 购买优质散装乌龙茶(即使50克也能用几周)
  2. 使用5克茶叶在小茶壶或盖碗中
  3. 冲泡5次,分别品尝每一泡
  4. 注意差异:你最喜欢哪一泡?风味何时达到顶峰?

大多数人会发现第2-4泡是最佳区间——而且他们一直在通过只喝第一泡而浪费茶叶最好的部分。

结论

复泡不仅仅是为了省钱(尽管这是一个不错的附加好处)。这是关于以茶应有的方式来体验它——慢慢地,一层一层地,一泡接一泡地。

第一泡是介绍。中间几泡是对话。最后几泡是温柔的告别。

下次冲泡优质茶时,不要在一杯后就说再见。留下来完成整个旅程。

准备好掌握多次冲泡的艺术了吗?在App Store下载Steep →,让它自动追踪你的冲泡进程。

相关文章

如何复泡茶叶:从同一份茶叶中获得3-5杯好茶 - Steep Blog